養好盆栽菊花需從盆土、光照、澆水、施肥、修剪、溫度控制、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入手,結合科學管理和預防措施,確保植株健康生長、花大色艷。以下是具體技術要點:
透氣性優先:選用陶盆、青山盆等透氣花盆,底部必須帶排水孔,避免積水爛根。
營養土配比:腐葉土、河沙、園土按4:3:3混合,加入骨粉或腐熟餅肥作底肥,也可直接購買“菊花專用土”。
消毒處理:新土需暴曬或用多菌靈消毒,防止病菌滋生。
全日照需求:菊花喜光,每日需6小時以上光照,短日照品種除外。
夏季遮陰:正午高溫時遮陰50%,避免葉片灼傷。
花期調控:通過遮光或補光調整日照時長,實現提前或延遲開花。
干濕循環:春秋季見干見濕,夏季高溫時早晚澆水,冬季控水。
判斷方法:土表發白或竹簽插入盆底無潮氣時澆水,避免半截水。
葉片發黃處理:先摸土判斷,濕黃停水,干黃澆透。
薄肥勤施:生長期(3-6月)每10天施稀釋豆餅水(1:50),孕蕾期(8-9月)改施磷酸二氫鉀(1:1000),噴葉+灌根。
花期停肥:開花后停肥,剪殘花后補施通用肥恢復元氣。
懶人方案:盆邊埋10粒羊糞蛋,3個月不用追肥。
促發側枝:苗高15cm時摘頂,側枝長10cm時二次摘心,保留4-6個主枝。
現蕾管理:每枝只留1個壯蕾,其余掐掉,分3次操作更保險。
立秋前掐頂:促進花苞密集,避免徒長。
適宜溫度:生長適溫18-23℃,夏季加強通風,冬季保持5℃以上。
越冬措施:霜降前剪去枯枝,澆透防凍水,北方需搬入室內。
常見病害:黃葉黑斑用代森鋅(1:800)噴施,白粉病用粉銹寧(600-800倍液)防治。
蟲害處理:蚜蟲、紅蜘蛛用棉簽蘸酒精擦拭,嚴重時用吡蟲啉。
爛根救治:挖出洗凈,泡多菌靈30分鐘,換新土重栽。
扦插:春季剪取健壯枝條,插入濕潤土壤,保持濕度,3周生根。
分株:秋季或春季將母株分成幾份,每份帶根栽種。
新買菊花處理:原土不動,套進大盆填新土,緩苗7天再正常養護。
預防措施:每月澆1次洋蔥水(1個洋蔥泡1升水,發酵3天),天然防蟲又壯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