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林綠化工程在環保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凈化空氣: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,有效降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,對抗全球變暖。同時,樹木和綠地能夠吸附空氣中的塵埃、油煙、碳粒等有害物質,以及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,減少霧霾現象的發生,提高空氣質量。
調節氣候:城市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導致地表反射率增加,吸收更多太陽輻射,形成“城市熱島”現象。園林綠化工程通過遮蔭、蒸發散熱等方式降低地表溫度,減輕熱島效應,為城市居民提供涼爽舒適的環境。
保持水土:植被根系能夠固定土壤,防止雨水沖刷造成水土流失。同時,植被還能增加地表水分滲透,補充地下水資源。在暴雨季節,園林綠地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收大量降水,減緩地表徑流速度,降低城市內澇風險。
促進生物多樣性:城市綠化帶、公園等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棲息地,促進了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。這些綠色空間不僅是鳥類、昆蟲等小動物的家園,也是城市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通過構建多層次、多物種的綠化體系,可以有效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,提高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。
降噪減輻:植物可降低噪音污染,結合有效調查數據,表明10米到40米寬的植被可降低30%到60%的噪音。此外,綠色植物還可以減少、過濾、阻隔多種輻射,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環境。
凈化土壤: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質,具有凈化土壤的能力。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,好氣性細菌比沒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幾百倍至幾千倍,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機物迅速無機化,既凈化了土壤,又增加了肥力。
滅菌作用:綠色植物的芽、葉、花粉能分泌出具有殺死細菌、真菌和原生動物的揮發物質,稱為殺菌素,可以減少空氣中細菌的數量。城市中綠化區域與沒有綠化的街道相比,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要減少85%以上。
綜上所述,園林綠化工程在環保方面發揮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,是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改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